只要勤奋努力,把自考一科一科的考完,我还是可以追上别人的!
1
自1982年11月7日上海市第一次组织自学考试,已经过去了36年。
假如当时有一位年轻人,想要通过自考获得高等教育的学历,假如他考完自考本科的年龄是三十岁,到今天,他已经是一位六十六岁的迟暮老人了。
这三十六年,自考制度对国家起了何种作用,值得细细检讨。
尤其是,它作为一个社会上升的通道,成了那些因高考落榜被大学拒之门外的年轻人的一个信念。
2
如果没有自考制度,那些可能只是因为偶然的机遇错过了最重要的受教育机会的年轻人,他们心里的愤懑和绝望在社会上沉淀为一种什么样的暗流,可想而知。
时至今日,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自考?
每次在自考考场,都能看到各个年龄段的人群。
他们都希望通过自考获得什么?
3
笔者是经历过自考的人,犹记得当年为了早上不迟到,匆匆地在楼下买几个小笼包,提着一壶咖啡转好几次车去找重庆沙坪坝的某个自考考场。
有时去得早,门口寥寥落落的几个同学,打一个照面,心里会揣测,他(她)今天要考什么?
也有的考生,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,在考场的篮球场上站着,漫不经心的。
铃声一响,心里如临大敌,跌跌撞撞的裹挟在人群中走向教室。
考生中流传着很多考试技巧。
比如哪怕是临考前十分钟,拿着买习题赠的“考点串讲”小册子迅速刷一遍,也是很管用的,因为说不定就能瞄到简答题的内容;比如简答题要分层次,但是要写满。
考场照例像任何考试一样有小半座位是空着的,在座的每一位考生其实都理解缺考的考生是什么心态,因为自己肯定也却考过。
最常见的心态就是,平时学习不那么用功,快到考试的那几天,开始怯场,对自己说:“这次就算了,下次一定彻底复习好,考它个八十五分。”
其实,自考的诉求就是安全通过,这件事也是现在刚开始靠自考的同学最应该知道的,无论复习到什么程度,都不要缺考,自考的难度并不大,只要去考,凭着脑子里的记忆尽量发挥,极有可能就考过了。
这一次考过也许就给你很大的信心,往后考试,会变得越来越顺利。而如果缺考的次数多了,自己也会对自己失望,最终不了了之。
据估计,自考最终成功拿到专科本科学历的百分比是个位数,这个数字也让所有人都同意的说法“自考是最难的”提供了根据。
但是自考难在哪儿呢?
其实是难在自己,难在如何克服自己的懒惰和退却,克服自己的完美主义情结,考验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能力——这是一种优秀的习惯,有了这个习惯,不断磨砺自己的人格,做什么都会有始有终。 |